Q
ELISA试验常见问题
A1、ELISA试验出现非常弱的结果,常见有7种原因,其解决方法如下:1)可能原因:温育的时间或者温度不够;解决方法:校正温育箱温度。2)可能原因:显色反应时间太短;解决方法:校正定时钟准确定时。3)可能原因:所用配制缓冲液的蒸馏水有问题;解决方法:使用新鲜合格的蒸馏水。4)可能原因:加入抗体/酶的稀释液浓度太低;解决方法:按照说明书保存试剂盒和准确配制工作液。校正移液器,吸嘴要配套,装吸嘴时要紧密。5)可能原因:酶标仪滤光片不正确;解决方法:检查酶标仪使用的滤光片。6)可能原因:试剂盒没有充分平衡;解决方法:试剂室温平衡至少120分钟,确保所有试剂已平衡至室温。7)可能原因:不正确的试剂储存方式;解决方法: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盒。2、试验结果白板,而且阳性对照不显色,应如何分析和查找原因?答:试验结果白板,而且阳性对照不显色,常见原因如下:a)可能原因:漏加或者误加试剂;解决方法:检查试验记录和剩余试剂。每次加液前均应核对标签。b)可能原因:试剂过期;解决方法:使用有效期内的产品。c)可能原因:洗板液配制中出现问题,如量筒不干净含HRP酶抑制物(叠氮钠等);解决方法:使用干净的器皿,正确配制试剂。d)可能原因:温育的时间或温度不够;解决方法:校正温育箱温度。e)可能原因:标准品失活或者丢失;解决方法:标准品正确保存、溶解和混匀。f)可能原因:抗体失活或者丢失;解决方法:更换抗体或者提高抗体浓度。g)可能原因:酶失活或者丢失检查方法:把工作浓度的酶再稀释20-100倍,取5uL加入100ul的显色液A和B混合底物,终止后显色是否能达到1.0左右,此为酶的粗略估计。解决方法:更换酶或者提高酶的浓度。h)可能原因:显色底物失活检查方法:加少量的工作浓度的酶,TMB是否很快显色。解决办法:更换显色底物。3、试验结果空白背景高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答:试验结果空白背景高,常见原因如下:a)可能原因:洗板不干净;解决方法:充分洗涤,彻底拍干;洗板要防止交叉污染;浓缩洗液准确配制;吸嘴尽可能一次性使用;加样或加酶拍板的滤纸应弃去不用,不要反复使用,否则易造成污染。b)可能原因:显色液变质或者试剂过期;解决方法:检查试剂盒有效期。c)可能原因:蒸馏水受酶等污染;解决方法:使用新鲜蒸馏水;d)可能原因:试剂混用;解决方法:不同批号试剂勿混用。e)可能原因:培养箱温度超过37℃或反应
Q
做ELISA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A1、ELISA操作前准备工作试剂盒的选择ELISA操作前,应做好实验的设计、选择适合自己检测范围和灵敏度的试剂盒、提前订购和准备试剂及耗材、处理样本等准备工作。样本处理在收集标本前需有一个完整的计划,需要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。ELISA检测提倡新鲜标本尽早检测,对收集后当天就进行检测的标本,及时储存在4℃备用,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,请取材后,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-20℃或-80℃条件下保存。因冰室与室温存在一定温差,蛋白极易降解,直接影响实验质量,所以避免反复冻融。2、ELISA标准品稀释标准品严禁反复冻融。标准品的倍比稀释应事先做好准备,如离心管的准备和编号以及稀释液的准备;稀释时,应充分混匀;采用进口或者硅化的EP管,减少蛋白吸附。在实验孔内进行倍比稀释时,注意操作规范,枪头勿刮划预包被的孔底。注意:睿信品牌试剂盒标准品是已倍比稀释好的,是即用型标准品。3、ELISA操作中的洗涤洗涤是ELISA实验中是最多次数的操作,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。不严格的洗涤容易出现洗不干净或交叉污染现象,实验重复效果差的现象。不管用多道加样器、洗瓶、吸管,还是洗板机,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要减少步骤洗涤的洗涤体积、洗涤时间和洗涤次数。注意标准化操作将减少实验误差和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。操作者常出现洗板不干净现象,请比照“手工洗板小贴士”操作:a)洗液不要溢出孔外,以免污染相邻的孔,特别是每次洗板的前两遍,若高浓度的孔污染了低浓度的孔或空白孔,其造成的交叉污染的孔是洗不掉的,背景肯定会增高。b)特别注意:设计实验的时候要考虑实验孔的位置,保证甩掉洗液时,空白孔、低浓度孔或阴性对照组在上面或一侧或分开最好。同时注意甩掉洗液的动作翻转(从正上方旋转120-150度)要迅速、干脆。甩板不要手腕左右摇摆、旋转来甩液体!甩出后以直线方式补2-3次甩出液体。c)用干净的滤纸,不要用卫生纸,因为细小粉尘或者碎屑容易吸附到孔底,导致洗板不干净,结果偏高或偏低,重复孔的数值也会相差很大。d)每次拍板不要重复在一个地方拍,特别是洗去酶的步骤;拍板不宜过轻,否则拍不干净,拍板很用力不会对蛋白有什么影响。但注意不要太重,以至把板条给拍断。每次洗板后轻叩几下,最后一次一定要扣干净。e)不能减少洗液体积、洗板时间和次数。洗板时间太短,洗板效果不佳。延长洗板时间和增加洗板次数可以使
Q
ELISA实验步骤
A1、固相载体选择聚苯乙烯: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,抗体或抗原吸附其上后仍保留原来的免疫学活性。聚氯乙烯:聚氯乙烯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高,但空白值也略高。良好的ELISA板应该是吸附性能好,空白值低,孔底透明度高,各板之间、同一板各孔之间性能相近。2、包被①板孔的选择:ELISA级别的微孔板;②抗体选择:选择支持ELISA实验的抗体,根据推荐浓度稀释或摸索最适浓度;③包被缓冲液:pH7.2磷酸盐缓冲液;④包被温度:2-8℃过夜包被或室温(37℃)包被2h;⑤包被浓度:包被浓度随载体和包被物的性质可有很大的变化。一般包被浓度为1ug/ml-2ug/ml3、封闭①包被之后一定要立即封闭(封闭非特异性抗体);②选择效果较好的封闭剂(细胞培养级BSA、Tween等)。4、加样及孵育①加样时应将所加物加在ELISA板孔的底部,避免加在孔壁上部,并注意不可溅出,不可产生气泡;②孵育的时间及温度参考试剂盒说明书。如有条件,建议加样孵育时使用shaker震荡仪,推荐轨道直径3mm,转速在500±50rpm;③检测抗体、酶标物的稀释比例、孵育温度、孵育时间严格根据说明书提示;④洗板对于ELISA来说,是极其关键的一步,保证ELISA的特异性;⑤封板膜一定要一次一换,切勿二次甚至多次使用,以防交叉污染。5、显色和终止①使用前需检查,底物在加入96孔板之前应为无色透明;②显色底物需现配现用,避免污染;③孵育时间,说明书上为参考范围,具体需要根据实验条件自行摸索。可参考标曲浓度最大孔的颜色,变为蓝色较明显时即可。